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发布者:程柯发布时间:2025-06-24浏览次数:10

       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恪守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拥有良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创新精神。具体要求如下:

1.政治素质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学术道德

遵守学术规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科学诚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技术权益,严厉杜绝剽窃、抄袭、篡改、伪造等违反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的行为,维护学术声誉;对学位论文和其他自主发表的学术论文、著作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3.职业道德

坚持诚信、守法奉公,牢固树立诚信理念,学法知法守法,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维护会计行业声誉;坚持准则、守责敬业,严格执行准则制度,勤勉尽责、爱岗敬业,自觉抵制会计造假行为,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和经济秩序;坚持学习、守正创新,始终秉持专业精神,持续提升会计专业能力,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努力推动会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4.专业胜任能力

系统掌握会计学科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熟悉基本的会计研究方法;具有从事高层次会计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国际视野、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1.基础知识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事业单位实践;熟悉研究会计与相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掌握数学、逻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相关基础知识;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

2.专业知识

系统掌握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以及审计理论与实务等专业核心知识。在此基础上,拓展宏微观经济、组织行为与经营管理、经济法、金融、税务、资本运营与战略管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3.技术知识

了解实践中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发展成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进行研究决策;熟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业务模式和组织经营管理的影响,能在分析和决策中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

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应接受的实践训练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接受与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实践训练,通过案例教学、案例开发、实地调研等方式,了解会计实务,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1.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接受一定比例的案例教学、现场参观研讨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2.积极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提升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的形式包括独立或协助指导教师通过实地调研形成教学案例、参与企业和公共部门管理咨询活动并形成管理咨询报告、参加学生案例大赛、发表案例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等。

3.积极参与第二课堂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参加实务部门、政策制定部门和监管部门专家主讲的讲座,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4.接受校外实践导师指导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积极接受来自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政府部门等实务界具有丰富经验的校外实践导师的指导。

5.完成实习实践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读期间应提交实践计划,并根据实践计划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时间。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完成实习实践训练后,需撰写实践总结报告。实践总结报告应能够总结实习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三年以上财务管理、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学生,可以提交专业实务工作总结报告。专业实务工作总结报告需体现问题导向,以特定专业实践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为核心,而不能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实践总结报告或实务工作总结报告在通过学校评估考核后,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并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获得会计硕士专业学位不仅需要系统掌握会计学科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还应当能够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研究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1.学习能力

能够以快捷、高效的方式准确获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具备较强的知识再获取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主动学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2.实践研究能力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主动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经验,提升个人实践研究能力。

3.发现问题能力

能够以系统的思维分析与理解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和运用模型,提供具有价值的分析报告支持决策。

4.解决问题能力

能够透过表面现象有效识别问题的本质,把握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路径,由此形成合理的判断并进行有效决策。

5.职业判断能力

能够捕捉相关信息,并基于自身知识、经验结合主客观环境,对现实存在的现象做出专业判断。

6.沟通协调能力

能够有效接收、传达信息,合理统筹团队工作所需的时间和资源,协调和组织团队相关工作,通过相互支持与配合,共同实现工作目标。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要体现专业学位特点、学科与专业的研究成果和问题导向,突出应用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位论文应当体现学生已掌握扎实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承担经济管理类专门技术工作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性,对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与专业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具体要求如下:

1.选题要求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论文选题新颖,所反映的是当前会计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

2.学位论文形式和规范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一般应为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设计)、方案设计等;论文内容完整,包括论文中英文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引证资料充分准确;论文结构合理,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准确、流畅;概念表述清楚;论文写作全过程需符合学术规范和遵守学术道德;论文篇幅一般为3万字左右,总文字复制比应低于15%(不含15%

3.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论文应当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学理性、系统性、建设性分析的应用型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应用合理;论文紧密结合会计行业实际工作,深入调研,掌握材料充分,剖析问题深刻,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借鉴价值;论文观点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撑,论文中应有丰富的图、表、资料、数据等;论文推理分析准确、逻辑严谨,理论和实践材料的使用充分合理;论文观点和研究结论明确,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资料来源: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http://mpaccesc.ruc.edu.cn/jxpy/zyxwjbyq1.htm)